一片赤诚放“梅”香!
---写给中国共产党104岁生日
太阳在南国徜徉,时间在铿锵作响!当钟摆敲响七月的梅州,当每一座隧道、每一段路基、每一座桥梁在中国铁建人的脚步下一米一米延展、抻长,中铁十五局瑞梅铁路三标段全体员工,以钢铁与汗水淬炼成最深沉的礼献——以“传承苏区精神,筑就精品工程”的信念和执念,为中国共产党的104岁华诞奉献自己的华彩篇章!
浓情七月,他们以自己的青春膂力和磅礴意志,为梅州楔进立地擎天的桥梁;
豪迈七月,他们以自己的钢筋铁骨,为梅州撰写凝固在大地上的雄浑诗行;
每一方混凝土的精心配比、每一次振捣的均匀密实,都是对“筑就精品”的精心诠释;
每一个连轴运转的昼夜,点燃星空的灯火,都是他们风雨兼程奔赴山海的热血偾张;
每一个被骄阳蒸煮的脊背,每一只被钢筋磨出厚茧的手掌,都是他们以时光为邮戳,寄给中国共产党的104岁生日的铁色勋章!
看吧!锤头与镰刀的光芒映照在梅江特大桥的钢结构上,中铁十五局瑞梅铁路三标的建设者们,在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乐章!在建党104周年之际,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重温这片红土地的峥嵘过往,讲述中国铁建人与苏区人民的血脉深情,致敬那些在深山峡谷间闪耀的奉献之光!
梅州,作为广东唯一全区域被认定为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红色基因浓烈而深长:八一南昌起义军、红四军在此浴血奋战,掀起中国革命的滔滔巨浪;红十一军、抗日韩江纵队、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等武装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惧鲜血流淌;九龙嶂、八乡山等革命根据地,宛如革命的火种,燃遍粤东大地,为中央苏区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梅州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文化公园,记录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座灯塔,为中铁十五局瑞梅铁路三标的建设者们,导航、导向!
第一次踏上梅州红色的土地,全体员工就在梅州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前庄严宣誓:“传承苏区精神,筑就精品工程!”因为他们深知,这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中国铁建人对自身历史的传承,对苏区的承诺,对使命的担当!
在中铁十五局瑞梅铁路三标梅江特大桥的施工现场,项目副经理兼总调度长王永亮常常望着横跨江面的三线桥感慨:“这座桥不仅是我们建桥技术的新标高,更是苏区与湾区的‘同心桥’。”作为瑞梅铁路与武梅高铁共桥位的控制性工程,建设者们攻克了深水桩基、大跨度连续梁等难题,用智慧和汗水在梅江上标注“中国速度”!每当夜幕降临,桥上的焊接火花与对岸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成为宛然在目的“人间天上”!而运筹帷幄的王永亮被工友们称为“行走的进度表”。他将22段路基、16座桥梁的施工任务细化到“小时级”,每天穿梭于12座隧道之间,协调人、机、材的最佳配合比。在旗山隧道施工时,为解决夜间噪音扰民问题,他宵衣旰食,连续3个通宵奋战在工地上……
征迁副经理邹海波,则是施工现场的“救火队长”。在瓦窑隧道进口,当施工与村民祭祖场所产生冲突时,他带着图纸走进祠堂,用PPT向族长演示“微爆破”工艺,承诺“一砖一瓦原样复原”。连续7天的“祠堂办公”后,老族长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信得过你们!”如今,隧道上方的祭祖台与施工便道和谐共存,成为可及、可学、可用的“征迁为民”的榜样!
项目团队不仅在施工上攻坚克难,也时刻把民生放在心上。夏天给工友们送清凉,冬天送温暖,定期组织体检,节假日发放生活物资,都让大家感受到了组织的温度。驻队指导员制度更是让党员们深入一线,了解工友们的需求,以无所不在的向心力,打造战无不胜的攻坚力量!
2023年台风“海葵”来袭,汤西镇道路塌方,十五局的党员突击队立刻带着设备投入抢险,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战,清理了塌方路段,打通了交通要道;2024年差干镇又遭遇洪灾,60名党员突击队队员连夜集结,开着挖掘机冲进洪水中,他们在水中连续奋战9天8夜,饿了就啃口馒头,累了就靠在沙袋上眯一会儿,抢通了5条道路,转移了200多名村民。当最后一名被困老人被背出危房时,闻讯赶来的村民们自发煮了热姜汤,一位老大娘拉着队员的手哽咽:“你们和当年的红军,一个样!”
“传承苏区精神,筑就精品工程”,是信念,更是信仰!
七月的梅州,花团锦簇,大地芬芳。长虹般的铁路凌空飞架,穿山越岭,将山川与村庄紧密相连。站在中铁十五局瑞梅铁路的工地上极目远眺,每一段夯实的地基、每一座贯通的隧道、每一座巍然挺立的大桥,都凝聚着中国铁建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宛如一条巨龙向着未来蜿蜒伸展。机械的轰鸣奏响奋进的乐章,钢筋铁骨勾勒出发展的脉络。这片红土地正以铿锵的步伐迈向新时代,瑞梅铁路将成为贯通南北的经济动脉,为苏区振兴注入澎湃动力。看!那延伸的铁路尽头,是梅州人民翘首以盼的繁荣新图景。
前程未央,大道康庄!使命如磐,初心滚烫!
所有的过往皆成序章!让我们从党的生日出发,再启新程,再铸辉煌---这就是我们中铁十五局瑞梅铁路三标段全体员工的庄严承诺,更是献给党的104岁华诞的深情歌唱!
(中铁十五局四公司 赵纯杰 李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