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守护一江清水 铸就百年工程丨二公司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钢铁匠心解锁“沉睡”水脉​

  时间:2025-08-01 【字体:

本站消息 钱塘江流域的晨雾,裹着千年未改的氤氲。待第一缕晨光穿透霭霭雾气,中上游的常山江便如银带蜿蜒,向着远方舒展。曾经,常山江是自然随性的造物,原始野性里,水资源困于 “沉睡”,难成循环再生的宝藏。随着中铁十五局二公司的建设者踏浪而来,这条流淌亿万年的古江,才真正启幕脱胎换骨的涅槃,要在时代浪潮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生密码。

钢构凌波绘巨图 江流焕彩展新姿

该公司承建的钱塘江中上游常山江航电项目,堪称一部立体的水利工程百科全书:4座航电枢纽包含泄洪闸、发电站、过船闸的紧密联动;1座防洪大坝如长堤卧波,将汛期水位牢牢锁在安全线内;锚地与服务区的设计,藏着为往来船只补给的贴心考量;还有4座横跨江面的大桥,桥墩深扎河床,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峰。

自2023年9月开工以来,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今年汛期前,天马枢纽按计划完成1座导流墙与一期6个泄洪闸墩;招贤、阁底、白虎滩枢纽则已完成全部导流墙与一期泄洪闸墩架梁,其中招贤枢纽的9扇巨型闸门已如悬在空中的钢铁屏风,静静待在闸槽上方,等待着与江水的第一次对话。

当地人感慨,从前江岸只有水、石头和疯长的芭茅;如今,混凝土建筑让河道变得靓丽。待50余公里常山江水运航道贯通,汛期泄洪闸门如展翅水鸟次第升起,导洪流有序奔涌;枯水季闸门落下,江面成镜面航道,千吨级货船载着浙西特产穿梭。那时的常山江,既有晨雾青山映照的自然灵秀,又有混凝土建筑与江流共舞的雄浑,定是钱塘江畔动人的风景。

巧破岩溶洞攻坚 精筑混凝土克险

工程的硬骨头,在基坑开挖时显露。项目团队在开工前数月即展开地毯式勘察与技术筹备,足迹遍布江岸。他们深入走访地方,查阅林水局尘封的水文档案——1975年最大洪流3200立方米/秒、1989年最高水位13.5米……这些凝结历史的数据,成为制定科学方案的关键支撑。

“基坑开挖方案”尤为关键,技术团队历经四轮优化。最初设计的1:1.5边坡坡度,经现场反复验算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为更稳妥的1:2坡度比,并增加一排旋喷桩加固。为应对汛期,团队果断提升排水系统功率30%,并决定将溶洞勘探孔加密至5米一个,确保方案万无一失。

开挖时,挑战接踵而至:地表看似松散的岩层,实际坚硬异常,破碎锤砸击仅留浅坑。更危险的是地下“迷宫”——大小不一的溶洞群。白虎滩枢纽曾突发险情:挖掘机履带下岩层瞬间开裂,露出深不见底的溶洞。技术团队连夜调用地质雷达探测,锁定为串联溶洞群,最终分层回填200余立方米速凝混凝土,才筑牢基底。

施工高峰期的常山江畔,20余台破碎锤的敲击如密集鼓点,与铲车、自卸车的轰鸣及江涛声,合奏出独特的“交响曲”。30多辆自卸车昼夜穿梭,车灯在夜色中划出光带。暴雨突袭时,管理人员坚守泥泞一线指挥,雨水汗水交织也无人退缩——大家深知,汛期前完成基坑封底,每一分钟都关乎安全。凭借人机协同的奋战,四座枢纽的“地下堡垒”被逐一攻克。

匠心育苗强本领 技能充电促成长

项目团队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道,将技能培训作为攻坚克难的基石。培训课堂设在现场,内容直击施工难点。钢筋工们牢记专家的叮嘱:“钢筋搭接长度比图纸多留5厘米,是给江水上的‘保险带’!”曾经的教训化为精益求精的标准,如钢筋工胡柳青带领班组,绑扎误差严格控制在0.3厘米内。

安全总监运用VR技术模拟险情,让违规操作的后果触目惊心;工程技术人员在闸墩旁手把手教学混凝土振捣:“像把脉,30秒移动一次,过犹不及。”新员工小李对“护坦浇筑超30℃须加水拌合”的“铁规”倒背如流,这源于技术人员十数次红外测温仪的现场演示。

培训杜绝“走过场”,每课必有“硬核考题”:“导流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准?”“泄洪闸混凝土强度等级?”抢答声此起彼伏。老工人王师傅在研讨中提出“速凝混凝土分层灌,单层不超50厘米防空鼓”的实战经验,被郑重写入施工手册,成为全员遵循的标准。扎实的培训成效体现在质量上:已完工的导流墙、一期泄洪闸及附属工程,历次抽检合格率100%。

竞赛扬威书华章 奋斗逐梦绽荣光

“常山江项目大事记本” 上,像一部浓缩的攻坚编年史,密密麻麻记录着关键节点:2023年11月5日,招贤枢纽首座导流墙封顶;2024年11月18日,阁底枢纽第6个闸墩浇筑完成;2024年4月12日,9 扇泄洪闸门悬挂就位…… 这些看似枯燥的日期,实则是劳动竞赛浪潮里,一朵朵沸腾的 “攻坚浪花”。

今年5至7月的“六比六看” 竞赛火力全开。比成本,班组们精打细算:白虎滩工区木工班回收废旧模板,单月省出3000多元;比干劲,天马工区工人合理调配施工时间,汛期前建完3个闸墩;比安全,招贤工区实现180天零事故,安全员老郑的安全帽上,贴满员工手写的“安全承诺”。这股争第一的拼劲,推着项目上半年啃下13个节点目标,监理都感慨:“这进度,是汗水‘泡’出来的!”

如今,常山江的汛期已过,建设者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管理团队正带领员工填筑4座枢纽的三期围堰,排水泵轰鸣着抽走基坑积水,即将开启河道右侧泄洪闸施工;电站厂房的施工有序推进,徐村大桥即将挂篮施工。夕阳下,站在天马枢纽观景台远望,一期泄洪闸即将完成,夕阳为闸墩镀上金边,江风吹过,仿佛能听到未来货船鸣笛而过的声响。

这条曾不羁流淌的古江,正被钢铁与匠心精雕细琢,蜕变成推动浙西振兴的 “动力枢纽”。而那些藏在混凝土里的攻坚故事、培训课堂上的细致传艺、劳动竞赛中的奋斗剪影,共同构成了常山江蜕变的密码 —— 这是建设者以智慧为墨、汗水作笔,写给古江的最美情书。

常山江航电项目(吕画眉 摄)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常山江项目部 王志琴 吕画眉)

企业简介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六师合编后的第五师,1984年1月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集体转业并...[详细]
联系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