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四库一表”引活水 精准滴灌育人才

  时间:2025-07-08 【字体:

本站消息 在深化国企改革攻坚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成为破局核心。今年以来,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创新构建“四库一表”人才管理体系,以战略需求为牵引,通过精准画像建立能力坐标、立体反馈开具提升良方、刚性兑现激活内生动力,推动人才“问题清单”向发展“成效清单”高效转化,改革春水正激荡起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立体化“四库”筑牢人才根基

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复杂市场环境,该公司精准打造海外人才库、项目经理库、青年人才库、员工技能提升中心四大战略人才库,构建分层分类、动态循环的人才培育体系。

海外人才库聚焦国际化能力短板,建立“语言认证+技术资质+项目管理”三维准入标准,通过季度胜任力评估与跨境轮岗实践,动态优化40名复合型人才储备,支撑国际化业务拓展;员工技能提升中心创新“3天核心理论+1场实操考核”模式,覆盖13个核心业务领域,累计培训427人次,实现“结业即上岗”的无缝转化;项目经理库实施“星级评定”动态管理,对入库的179名项目经理实行年度利润目标对赌协议,将安全零事故纳入红线考核,末位10%强制退库,倒逼全周期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青年人才库落实集团“3年成骨干、5年任副职、7年挑大梁”递进式培养,激发青年创新潜能。首批入库的32名青年人才均已进入核心岗位。

四大人才库形成精准对接战略需求的“灌溉系统”,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彻底扭转“需的人找不到,用的人不匹配”的困局。

精准式“画像”破除考核瓶颈

如何让干部考核从“纸面分数”转化为“成长动能”?一季度公司党委开展干部履职考核“回头看”专项行动,对近三年交流使用的265名干部实施“精准画像”,通过“一企一策”定标、“一人一报告”反馈、“刚性兑现”运用,打通人才赋能“最后一公里”。

该公司创新采用"一人一表"精准画像机制,整合个人述职、360°民主测评、项目一线实地核查、财务数据交叉验证、专业能力建模分析五大路径,对265名关键岗位干部进行深度“CT式”扫描。同时,针对不同岗位定制差异化指标。例如为海外干部增设跨文化适应力评估,战新产业干部侧重创新成果转化实效,项目经理考核嵌入全周期利润率、供应链降本率、安全风险预警响应速度等量化红线,有效提升了考核精准度

考核最终形成265份个性化诊断报告,精准定位198项能力短板,这种量体裁衣式的考核,让人才“短板”无所遁形。“一人一报告绝非静态的‘问题判定书’,而是动态发展的‘精准导航仪’与‘成长路线图’。”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田书广介绍,这标志着公司人才工作进入了更精密的量化分析、更精准的施策培育新阶段,是我们践行人才强企建设的关键性改革举措。

闭环“诊疗”打通成长通道

为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考核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该公司着力构建“诊断-整改-提升-再评价”闭环反馈机制。每份诊断报告配套专项提升方案,累计为能力不足者定制73场培训,匹配46名导师定向帮扶;对考核持续不达标者实施岗位调整或退库处理,通过让优秀者“站C位”、向躺平者“亮红牌”,构建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人才机制

多措并举下,人才机制改革成效初显。如今,该公司35岁以下青年骨干在关键岗位占比达42.6%,一批90后项目经理已挑起重大工程项目重任。以高级技师为核心的“金蓝领”创新团队,近一年成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力突出的“人才铁军”正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改革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任化庆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夯实人才机制,强化考核激励,稳步走出一条‘战略承接-机制创新-实践突围’的特色人才发展路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坚实的人才后盾。”

“一人一报告”反馈书(凌贤哲 摄)

人才专题会议(蔡嘉童 摄)

(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庞成瑞 凌贤哲 


企业简介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六师合编后的第五师,1984年1月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集体转业并...[详细]
联系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