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公司:抢飞“低空经济” ,打造通用机场“高邮样本”
本站消息“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这座地处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的城市,“襟带苏皖、控引下河”,既是苏中、苏北的重要门户,更是上海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双重辐射的城市。从“水马大驿”的邮驿辉煌到“交通强市”的现代篇章,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项目正为这座城市带来“飞”跃的变化,并将引领城市未来的腾飞。
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为A1类通用机场,是“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内首个获批的通用机场项目,也是城建公司、集团公司首个通用机场项目,被列为江苏省重点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超38万平方米,新建1条1000×30米跑道、2条67.15×10.5米垂直联络道,同时配套建设停机坪、机库及附楼、特种车库、综合业务楼、服务中心楼、动力中心、勤务保障楼,以及空陆侧道口、停车场等相关设施。
产业新,抢跑低空经济赛道
在垂直高度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一个全新的产业——低空经济蓬勃兴起。
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的东风,让“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从2012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启动机场前期准备工作,到2020年8月高邮通用机场项目预选场址顺利通过民航评审,再到2024年6月28日高邮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十余年的精心筹备,承载的是高邮从“水马驿站”到“空中枢纽”的历史跨越。高邮市十年磨一剑,将通用机场的蓝图刻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千帆竞发“新”潮涌。中国铁建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开辟‘五新赛道’,加快‘六化’升级,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从总体战略层面明确了逐梦产业新蓝海的“航向标”。中铁十五局集团着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出巩固“五域”,发力“五涉”,拓展“五业”,聚焦“五字”的“四五架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城建公司贯彻股份公司、集团公司战略部署,落实高质量经营要求,不断拓展新赛道。
战略的引领,让经营业务版图愈发清晰。
谈到项目的承揽中标,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王瑞珏感慨,主动是把握机遇的核心能力。早在2012年,江苏指挥部就敏锐捕捉到低空经济的发展潜能,依托在建项目,强化现场与市场的联动,将经营触角延伸到了高邮,举棋落子。 城建公司项目团队自2012年进入江苏市场,先后参建南京青奥轴线地下交通工程、宁高城际、扬子江三标等项目,先后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全国“平安工程”,以项目的标准化施工、高效能管理赢得市场的认可,用现场的良好口碑为开拓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的中标,是对时代命题的精准应答,是践行“四五架构”的具体实践。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江苏省通用航空领域的空白,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也将带动航空产业链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
模式新,EPC+O给出“十五局方案”
通用机场建设涉及选址、可研立项、设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颁证运营6个阶段,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如何快速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
中铁十五局给出了量身定制的“十五局方案”。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项目采用EPC+O模式,中铁十五局与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整合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维护全流程,从建设者到运营者,责任主体一贯到底,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
“在这个项目的经营过程中,不论是指挥部还是我们的经营团队,都铁了心势必拿下”,王瑞珏眼神中透着坚毅。
建机场,必须要进入国家民航布局规划。能不能挤进规划范围?何其难!
高邮市政府在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为项目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江苏省指挥部与城建公司一道在困难前找办法,在困境中寻出路。
面对机场建设程序规定多、对接层级高、空域审批难、时间跨度长等难题,中铁十五局与中航规划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项目实施前期,通过联合编制可研报告、优化规划方案,系统性扫除审批障碍,确保机场选址、功能布局符合民航规范和地方发展需求。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构建支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体系,如何导入?何其难!
江苏指挥部与城建公司积极联动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搭建地方政府与低空产业资源的对接平台,协助高邮市制定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导入飞行员培训、无人机试飞、航空研学等核心业态。通过协会资源整合,推动高邮形成“机场+园区+服务”的产业闭环,加速低空经济从基建向产业链延伸。
低空经济托起市场空间,不仅要“飞起来”,而且要“飞得好”,如何运营?何其难!
江苏指挥部与城建公司多方对比,优选运营单位。采用前五年运营由政府补贴,后期实现自我运营资金平衡的模式。2025年7月29日,城建公司组织召开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委托运营管理服务招标开标会议,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运营方。
对于高邮市而言,EPC+O的模式是在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及低空经济发展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对于城建公司而言,这种模式的实施同样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多方协同的建设模式,推动了项目的中标落地,也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高邮模板”,对于其他类似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设计新,古今对话的“邮都密码”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更是流动的文化。高邮源于秦朝在此筑高台、置邮亭,名秦邮,因邮而名、因邮而生、因邮而兴、因邮而盛,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如何让这份厚重的历史与现代机场对话?设计团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设计方案以城市文脉为设计理念,以“古驿新作·地域特色”的现代化表达,“丝路邮驿”“千年运河”“烟雨水乡”“湖上花海”等为主题元素,结合“古”“水”“绿”的设计风格,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机场建筑。将古老的文化元素重新演绎,这是对高邮历史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历史在现代建筑中得以延续。
在机场综合业务楼的设计中,融入具有高邮地域特色的现代化表达方式。综合业务楼沿用“筑高台,置邮亭”建筑形制,借鉴盂城驿鼓楼的设计元素。从正面看去,建筑外观线条如同一架凌空腾飞的飞机,又似古运河那灵动优美的曲线。此外,建筑正面的曲线共同构成篆书的“邮”字,与高邮市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机场景观设计方面,则采用简洁、现代的设计语言,将自然与现代、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突出机场舒朗、大气的整体风格。
古今交融,是邮都的底气所在;守正创新,是项目团队“集众智、聚合力”的智慧力量。
千米低空,正机遇无限。当篆书“邮”字在阳光下闪耀,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高邮通用机场项目建设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更是一座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邮都的故事在出发与到达之间,生生不息;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高邮通用机场项目团队的故事围绕建设、运营展开,精彩还在继续。
项目建设现场(邓凯 摄)
项目效果图(城建公司 供图)
(中铁十五局城建公司 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