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钢筋水泥”与“沃土良田”的有机融合
本站消息 “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目前,中铁十五局三公司合新项目已接近完工,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当地政府和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项目将土地复垦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合新高铁全长324公里,由中铁十五局三公司承建的怀洪新河特大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境内,线路长度约15.4公里,临时性工程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等,涉及岳庙、白墩、西尤、双庙、孙湖、张滩、訾湖、三周等9个村庄,临时征地约15公顷,目前复垦还田工作正在全面进行。
为保障铁路线路正常运营和安全,铁路用地红线必须遵守,那么如何做好这些土地的最大“减法”?在制定整体施工方案时项目已经对复垦工作进行了规划,将临时用地与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沿着施工便道一路前行,能看到若干个连绵起伏的土堆,土堆上遍布着星星点点的绿色,正是储备的复垦土源。“我们把上面30厘米的耕作层土壤进行表土剥离,堆放于征用的边角地,并在表土表面播撒黑麦草增强土壤肥力。这些土壤是耕地的‘精华’,在项目接近尾声时再将其‘还原’于地。”项目党支部书记马超群说。
占一补一,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项目充分尊重当地的耕作习惯,按照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剥离表土、土地平整、新建灌排水沟、修建生产道路及蓄水池等工程措施以及土壤改良、植被种植等生物化学措施,达到改善土壤环境,恢复和增加土地的肥力和活性的目的。平整土地,熟土回填,原土保持,在恢复原有耕地的同时,项目将部分过去的荒地也帮助当地农民改造成良田。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项目把临时用地复垦作为和谐施工、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临时用地使用周期内,便超前谋划、周密安排,确保在村民栽种季节性作物前交还土地,使十多户村民多收获了一季麦子。这份“额外”的丰收,在村民老赵的反馈中得到了更深的印证,他欣喜地表示,“复垦不仅仅是恢复地表,还进行了深耕、松土、添加微生物活化剂等工作改善土壤,翻耕后的土质比以前更疏松了。”
自开工以来,项目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当地资源及环境特点,不断优化绿色施工方案,积极应用钢围堰护筒跟进工艺、钢管柱加设钢板平台组合结构等“四新技术”,采用三级沉淀池、低噪声施工机械等绿色施工工艺,并结合智能安全帽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通过科技赋能守护绿色施工。此外,项目还高度重视绿化工作,结合设计优化方案和现场实施情况,积极落实植被种植工作,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先后荣获晥赣公司“优胜拌合站”“优胜钢筋加工厂”“优胜环水保工点”等多项荣誉。
项目在完成施工建设任务的同时,不忘守护耕地资源,增进民生福祉,在“钢筋水泥”与“沃土良田”之间成功架起了一座和谐桥梁。下一步,项目将继续秉持“爱企业、讲诚信、争第一”企业文化,推动淮河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经济带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合新力量。
合新项目复垦现场(三公司 供图)
(中铁十五局三公司合新项目 千若飞)